人類的惡意具有什麼特質?《紐約時報》報導,在今年2項研究中,科學家嘗試研究「即使毫無利益且必須付出代價,也要讓對方痛苦」的惡意,如懲罰、虐待、傷害、威脅等,不僅確實存在,因其能制約其他個體脫序的社會行為,反而促進公平和合作。研究也發現,男性、年輕人的惡意傾向較高,且負面特質會伴隨出現。
【惡意可能產生公平】
塔夫特大學的佛柏和東北大學的史密德以「最後通牒賽局」進行實驗,兩人用電腦模型模擬2名玩家的賽局情境:有一筆金額,由玩家A決定如何分配比例,如對半或二八分,玩家B只能選擇接受A的決定,或駁回讓兩人都沒錢可拿。
受試者先在A或B的角色上被分配到4種情境,從最有利的「當你是A,你會決定平等分配;當你是B,無論對你多不利都會接受」,到最惡意的「當你是A,你會決定對己有利的分配;當你是B,無論結果如何都推翻分配」,接著由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組,觀察在群體中個體惡意的運作方式。
結果顯示,雖然有些分組因某一方的自私或惡意運作,導致兩人都無錢可拿,但也有部分分組顯示惡意使雙方達成某種平衡,讓兩人都受益。研究人員認為,後一種情況證明,性格公平的人能與懷有惡意者共存,惡意也同時增加了雙方進行公平交換的機率。
佛柏說,「這證明尼采對於懲罰的觀點可能是對的,懲罰不僅源自惡意,且還能轉換至維護公平正義的機制。」德國哲學家尼采在《道德的系譜學》中指出,懲罰才是制約人類惡意本能的方法,使人內在形成良心、罪惡和義務等道德感受。
【惡意與善意難並存】
華盛頓州立大學心理學家馬可斯指出,惡意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發生的心理狀態之一,但心理學文獻卻鮮少針對此進行研究。其研究團隊設計一份表列17個項目的「惡意量表」,評估個體差別,類似於常見的性向或幸福感量表。
研究要求946名大專生和297名成年受試者,針對「若鄰居抱怨我家前院的外觀,為了讓他更不爽,我會嘗試把庭院弄得更糟」、「若我反對某人參與某項選舉,只要他落選,即使結果對我有傷害,我也會很高興」或「若某個我討厭的人能被打個兩拳,即使要我挨上一拳也沒關係」等情境表示同意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男性的惡意傾向更甚於女性,年輕人的惡意也比老人更濃,且惡意傾向較高者,常伴隨冷漠、低自尊和個人本位主義等性格特質,而親和力、良心和罪惡感的特質則較不明顯。馬可斯指出,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即使是平日溫和的人也會爆發惡意,比方「若痛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我希望經濟崩盤」或「寧可燒掉存摺,也不願和前妻分財產」。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