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全球太陽能產業在農曆年後隨著第3波洗牌啟動而日趨成熟。在供應鏈價格擾亂者逐漸被洗出市場,仰賴著台灣品牌電池的靈活策略與高性價比優勢,近期一線模組大廠紛迎來數隻「春燕」與獲利,除了市場需求穩定向上,另有主因之一,在模組生產成本持續逼近「地板價」。
鑑往知今,業者分別指出,2005-2008年產業萌芽初期,帶來一波淘金熱潮,2008-2009許多業外人士也跳入此市場投資卡位,並在2010-2012歷經產能過剩與歐美2次貿易壁壘的陣痛而掃除價格擾亂者,而今市場在結構調整後日趨成熟,並逐漸與油價脫鉤,2013年有人開始「微笑」,而2014能否保持穩定獲利是考驗個別業者的經營管理能力與「保持笑容」。
美國市場裝機需求將從高推估滑落 但歐洲復甦彌補
目前,儘管美國市場仍存在著新雙反延遲的不確定因素,但就iSuppli與Solarbuzz等資料分別顯示,德國solarworld美國子公司興訟將使美國區域市場裝機需求從高推估5-6GW裝機需求進一步滑落至4GW的基本盤,而2014年全球需求將在歐洲等9GW以上裝機復甦帶動達約40GW以上,因此,總需求仍將較2013年成長。
在區域市場需求變化,隨供需變化,2014年迄今太陽能模組報價處未見重演2012年的崩盤走勢,同時在低平穩定之中,一線模組大廠紛迎來數隻「春燕」與獲利,主因之一,在模組生產成本持續逼近「地板價」。
台灣品牌電池在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
這些模組大廠之所以能轉盈,主要仍仰賴著全球供應鏈各部門的努力,其中,台灣品牌電池扮演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電池的轉換效率持續精進與提高是正面因素:台灣電池研發與開出更高效率的新品使得一線模組廠陸續導入後,每單位生產成本逐步降低,所以,儘管模組售價未顯著回升之際,但獲利空間已出現。
自發需求700MW持續提高
另外,2012年後太陽能製品價格親民化,加上福島核災後也使得自發需求持續提高,iSuppli在最新一份報告就推估此部分需求今年約增至700MW。而這部分的需求成長,也使得產業得以不只仰賴政策補貼與回歸市場機制。
台灣電池提高歐洲配比 陸續開出新產能
在歐洲方面,對應歐洲市場的先行指標持續顯示該區域的2013年後越來越健康需求狀態,歐盟火車頭德國2月14日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區域失業率等也大致符合預期,除了工具機業者已提前拉高銷售比重,台灣太陽能電池業者也自然提高了首季區域配置約在3-6成,同時因應客戶需求,在謹慎擴產下,照表陸續開出新產能。
『新聞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 』
關鍵字: 財經 鉅亨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