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近代史中扮演舉足輕重地位的基隆,曾是台灣光復、日本人戰敗返國、國府百萬大軍撤退來台的見證地,而西二西三碼頭便分別代表這些歷史事件的起點與終點。
現今這些文化與歷史軌跡,由於基隆市政府與交通部準備建造新的海港與客運大樓,並配合都市更新計畫,在旁規劃建置購物與商務飯店,因而面臨拆除的命運。
然而,本規劃令人不解的是,拆西二西三碼頭不是為了要建造新海港大樓,新海港與客運大樓的基地是在西四與西五碼頭;拆除兩個有歷史意義的碼頭,是為了興建飯店與購物中心,這似乎等同於切除了自己與文化及歷史的根源,之後重新接起消費與物質享樂的大夢。
這種做法究竟為了誰?為了什麼?又能增加基隆甚至整個台灣多少吸引力?這麼做,又與香港、新加坡以及正在強力拆除舊建築發展新經濟的大陸城市風貌有多大差別?未來倘若各界期盼帶動經濟的大陸或日本觀光客看膩了這種景觀與購物導向的旅遊模式,一棟美輪美奐的海港大樓與購物中心,又有多大可能成為另一棟經營管理不善的蚊子大樓?商人不是笨蛋,早看出這種規劃模式不具利潤,因此從民國九十九年招商以來便不願投入,最近一次招標更是廢標作結,逼得中央政府大概需要自己跳下去收拾,足見規劃方向值得重新商榷。
基隆人或許覺得很悶,期待一點大破大立,使家鄉儘早重返繁華。但是,從長遠來說,一個城市最終能讓人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並且成為宜居宜遊的所在地,絕非僅靠拆舊蓋新便能解決,從每一個巷口中找尋值得回溯傳承的的舊故事(比如說全台僅存的日治時期漁會產業大樓)、透過翻修舊建築重建民眾的記憶(比如說基隆舊海港大樓)等作法,均更能凸顯城市的文化深度,形塑城市的特色並且提高民眾對自己家鄉的了解與認同。
每從台北開車到基隆,總會看見依山而建的緊密建築與海港,雖老、卻仍有況味的等待我們探索和愛惜;狹小街道、夜市小吃、眾多廟宇,甚至西二西三碼頭之間,有著太多眾人的回憶與等待發掘的深刻文化故事。有人說,這看似雜亂甚至破敗的城市風貌不是進步的表現。的確,有些地方真該更整潔、更漂亮,但,這不代表我們該以拆除為手段,為的只是圖一個重新來過的方便。細心的維護與再利用我們既有的環境與生活文化資產,才是讓記憶不停留在照片、讓故事能夠觸摸的永續方法,也是保存自我風味,讓世居在此的人不失根,讓旅行至此的人不失望的實在做法。
否則,我們又如何告訴下一代,屬於台灣的近代史,曾經在此留下足跡,而現在,僅是購物廣場?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