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傳統手機還是智慧型手機,在這個「人手一機」的年代,簡訊儼然成為一種新的溝通方式,改變了我們書寫的習慣,簡訊文學也應運而生。
知名電信業者每年定期舉辦簡訊文學大賽,鼓勵大眾透過簡訊文學體,重新體驗文字之美。細數歷屆得獎作品,創作者用簡短的文字賦予最深的意涵,更因經常與時事趨勢結合,令人會心一笑,心有戚戚焉。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簡訊為社會所帶來的改變,抱持正面態度。不只在台灣,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對簡訊文學的批評,認為這戕害了正常的識字與寫作能力,年輕人的語言能力正因此退化!
我手寫我口
面對這樣的批評,語言學家John McWhorter顯然樂觀許多,他認為,當我們回顧語言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傳簡訊與寫作根本是兩回事,不該被混為一談而產生過度的擔憂。
語言的起源,來自於人類與生俱來的說話能力,寫作則是很晚期才出現的溝通方式;簡言之,語言是先有交談,才有寫作。當然,寫作有其無可替代的優點,它是一個處理意識的過程,透過書寫留下記錄,事後可以進行回顧與修改,讓語言保有相當大的自由度。
但寫作歸寫作,說話歸說話,書寫體有一定的體例與規則,口語交談在形式上則較為簡潔而寬鬆;倘若我們用寫作的方式說話,不免有些文謅謅像個古代人,如今大概也只有在少數正式演講的場合上才聽的到。
而口語化雖然較不重視文法結構,無法避免冗詞綴字,卻也不見得不好,想想TED的演講之所以廣受歡迎,除了內容激勵人心、充滿正向力量,講者幽默風趣的談話,不就是以平易近人的口語對話,將艱深的專業議題化繁為簡,用簡短的18分鐘傳播給大眾!
新語言的誕生
以往人們總覺得簡訊、手機App即時訊息的內容結構鬆散、缺乏語法規則,但這也許是一種迷思,「簡訊」說不定會是介於口說與寫作之間的一種新語言!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