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菜刀雕刻陀螺、用泥巴做成玩偶給我滿滿的手做創作靈感」。吳新年醉心於工藝,巧手會作畫、燒陶還製作古琴,數十年樂在其中。
民國40年代鄉下孩子的玩具就是泥巴與廚房菜刀雕刻而成的陀螺。吳新年說,從第一次完成手做陀螺起就愛上雕刻,而對泥巴的情感更深厚,從來不怕弄髒雙手,因為有源源不絕的創意,不管是人偶還是杯皿,都讓他永遠做不膩、做不倦。
毗鄰大片芭樂園、滿是綠意的鄉野,吳新年的創作靈感通通從大自然擷取,不管是蟲鳴鳥叫還是渾然天成的山林,從小學1年級時,他就清楚藝術創作是一生的志業。
數十年來,吳新年用鉛筆、油彩或是大自然凋零的枯枝、朽木都能發揮巧思做為創作的素材,一件件令人驚豔的作品,令人驚歎。
「富足的心靈是快樂的泉源」,因此老朽的枕木成了保溫茶壼的木柱、芭樂樹枯木做成迎賓門把、老竹節幻化成茶匙,連遭祝融古廟被燻黑的門板都成了他製作古琴的材料,創意成品融入生活。
從小喜歡畫畫、手做工藝讓吳新年成了父母眼中不成器的孩子,曾經掙扎也想淡忘創作靈感。但吳新年說,後來他決定揚棄俗世金錢、趨炎附勢和物慾,執意朝讓自己快樂的路走,寄情山水、避居鄉野,釋放自己的創作能量。
吳新年先後住過將軍、埔里,近距離的和泥土、枯木為伍,從大自然汲取靈感,也採擷野菜素果,他說清新的空氣是他最甘甜佐料,山巔水澗已成了他的鋪蓋。
在埔里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吳新年與一群文創人加入救災的行列,他們用彩繪和裝置藝術來撫慰人心與土地,讓他更深刻體會藝術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滋養品。
10年前移居阿蓮,繼續玩泥巴、撿拾枯木的生活,吳新年在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古琴,也學會了彈奏古琴,在研究音律的共鳴時,自習製作古琴。
最讓吳新年津津樂道的是,有一回因緣際會找到一塊火場未燒盡的福杉木,吳新年拿來製做琴面,玲瓏的古琴與韌性十足的蠶絲結合,吳新年以約5年的時間完成古琴,開啟他更寬廣的創作之路,不僅止於視覺色彩,悠揚的律音更豐富了他的藝術領域。
創作之路更寬更廣,讓他樂在其中,吳新年至今拒絕將作品變成商品,選擇將飽滿的靈感繼續釋放出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