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故事說的是事實,那很驚人;如果這些故事是想像出來的,那麼編故事的人腦袋裡有著什麼東西,更驚人。」 --遠古的科幻小說家
▲圖片來源
在這篇文章裡,遠古科幻小說家們說的故事,是機械人。
機械人,也有人叫它們機器人,英文叫做 robot ,最早出現在西元 1920 年捷克科幻作家恰配克的《羅索姆的萬能機器人》中,原文作「 Robota 」,後來成為西文中通行的「 Robot 」。
在維基百科中,機械人或機器人,指的是指的是自動控制機器,包括一切模擬人類行為或思想與模擬其他生物的機械(如機器狗,機器貓等)。有的人很喜歡在這些定義上吵來吵去,但是我們只要知道,至少在1920年之前,人們並不知道有機械人這種東西,這樣就夠了。
1920年,人類第一次有了「Robot」這個名詞和概念。
但遠古的科幻小說家們才不管這種事呢?管你1920年,管你怎麼定義,照樣在千百年前就給你迸出一大堆和機械人有關的文字和記述。
秦宮十二金人
在晉朝人張華的「博物志」卷二裡,提過這樣的一件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有大人十二見於臨洮,長五丈,足跡六尺。
在「漢書·五行志」也記載: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
簡單來說,就是在公元前221年,距今大概兩千兩百多年前,在臨洮這個城市,曾經出現過十二個巨人,這十二個巨人的大小,大概和大家熟悉的無敵鐵金鋼一樣高大,長有十五公尺,足跡六尺,光足跡大小就是一個高個子男人的身高。而且這十二個巨人還穿著當時人們無法理解的服飾,所以把他們的服飾稱為「夷狄服」,其實就是和當時的人完全不同裝束的意思。
這個事件,後來發展成「十二金人」的事件,這件事肯定不是鄉野傳說,因為秦始皇把這件事當成很慎重的一個徵兆,為了紀念這件事,就把當年從六國徵收來的金屬武器全數收集在一起,鑄成了十二具高大的金屬人像,放置在秦宮前面,在歷史上稍為「十二金人」。
如果把我們現在很熟悉的幾個圖像放在當年,也許會很符合這個「十二巨人在臨洮出現」的傳說。
▲12金人可能長得像這樣(圖片來源)
涼州異物志裡的超時空要塞
好吧!也許你們說,當時出現的,只是十二個「大人」,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是機械人,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篇在「涼州異物志」裡出現的記載:
「有一大人生於北邊,偃臥於野,其高如山,頓腳成谷,橫身塞川。近之有災,銅雹擊之也,唯可遙看,不可到下,到下則雷電流銅鐵之丸為雹以擊殺人。」
這篇記載雖然很短,但是裡面其實蘊含了豐富且令人疑惑的細節。
涼州是個古代地名,在現在中國大陸的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一帶。在涼州的北邊,曾經有過一個巨大的「人」,而且這個「大人」在那裡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平常躺在平野上,高度和山一樣高。但它可不是只會呆呆地躺著不動,它可是會走動的,只要它一頓腳,立刻可以踩出一個深谷,身體一擋,可以把河川塞住。
短短幾個字裡,我們看到一些很不尋常的訊息。不管這個巨大的物體是什麼,它是人形的,而且會讓人一樣在大地上活動,有時躺著,有時頓頓腳,有時又把河水塞住。
更有趣的是,這個「大人」是很凶的,常人不可以接近它,只要一接近就會有災難,它會用銅彈子攻擊你,「近之有災,銅雹擊之也」,你只能遠遠看,一旦太過接近,它會用雷、電流,還有銅彈子擊殺接近的人,「唯可遙看,不可到下,到下則雷電流銅鐵之丸為雹以擊殺人」。
這段敘述,又符合了「遠古科幻小說家」們的一個最重要的特質,那就是敘述的人也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但是身處在現代的我們,一看就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要知道,「涼州異物志」是隋朝年代甚至更早以前的記載,在那時代的人如果要描述強大的攻擊力量,會用雷電、火焰,甚至是火藥來形容,但是那時候的人根本沒有子彈型攻擊武器的概念(銅雹),在形容「大人」的不友善時,會用銅彈子的攻擊武器描述,如果不是親眼見到,且是想像而出的,那麼想像出這種子彈型武器的人,肯定比所有歷史記錄早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涼州異物志裡出現的這個「大人」到底是什麼?如果說,它是個類似「超時空要塞」類的巨大堡壘型機械人,應該不是那麼難以想像吧?
▲能當堡壘要塞,能變換人型,超時空要塞吧!(圖片來源)
下一頁還有:「偃師造偶」和「鐵冠人」
留言列表